跳至主要内容

081. 上帝撇弃了基督教,少年人的属灵生活(可14:50-52)

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。有一个少年人,赤身披着一块麻布,跟随耶稣,众人就捉拿他。
他却丢了麻布,赤身逃走了。(可1450-52
基督徒,你们觉得这个少年会是谁呢?
四福音中这段经文只在这个福音中出现,其他三福音中并没有出现这个少年人的事。而且挺有意思的是,他爆料的好像亲眼看见一样。
想想看,在那样的环境中,谁会对一个少年人的事记得那么清楚?如果是其他门徒说的,那就很奇怪了,他怎么还有这份闲情逸致,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记录呢?
要知道,主虽然护住门徒,不让他们受到伤害。但是当时的环境一触即发,再加上彼得的砍人事件,双方当时的气氛异常的紧张。
就算明着不抓主的门徒,也要把主的门徒赶走,免得碍事。所以差役是一定会有抓人的行动的,意思意思也要做。
在这样一个形势下,会有人去观察一个小虾米的动态,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主和重要的门徒身上,可见这个人一定是有什么来历的?
我们知道马可福音是作者马可根据彼得的复述写的。整本马可福音是以见证为主,讲述主耶稣三年半的传道历程。里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彼得对我们主的认识。
其他三大福音中都说彼得不认主是鸡叫之前,唯独马可福音里是鸡叫两遍以先。
不知道各位在看到这个时,有没有对此产生疑问?
主耶稣所说的话,不同的人因着不能的环境和学识,会有不同的理解。而彼得不认主这样的事实也能出现矛盾,说得过去吗?
马太、路加、约翰都是和彼得从一开始就在跟随主的,三年多的共同生活,结下了深厚的感情。他们相互之间自然是无所不谈。在这种情况下,当彼得真的出现不认主的事时,事后一定会分享的。
再来,那天晚上主耶稣说彼得不认主,到底是鸡叫之先还是鸡叫两遍之先,这么多的门徒在,总能清楚吧。为什么四福音里会有两种版本呢?
基督徒,不知道你们在看到圣经里有这样的矛盾时,是什么反应?
就像看到这段经文中的那个特立独行的少年人一样,你们又是什么反应?
马可福音有个特别之处,就是其他的都是展示彼得的属灵思想,唯独这段经文是和彼得没有关系的。
由此明白了吧。我们说写文章的人都有一个怪病,总喜欢在自己的文章里签上自己的名字。有时是明着来,像约翰,而这位马可先生则是暗着来。在别人的复述中把自己给写进去,是不是很高杆呢?
对新约圣经熟悉的人,都知道这位马可先生的来历。
主耶稣那天晚上吃的逾越节筵席就是他家提供的。从后来五旬节圣灵赐下,我们可以知道马可家还不是一般的大。
那天门徒说方言吸引了三千人来信 神,就算是来来往往的出现在马可家里,那一次性呆着的人也不会少哪里去。这也就可以理解,逾越节那天马可家能接纳主耶稣带的那些门徒,这么多的门徒在马可家竟然还不嫌拥挤,可见马可家还不是一般的富有。
那天晚上主明明强调他要被抓,马可的父母竟然没有限制儿子跟主出来。
各位基督徒,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呢?
我们说今天的我们无需鉴定主耶稣是不是 神的儿子的身份,我们只需信就好。
但当时主顶多能算得上是先知,认定主就是弥赛亚的身份对人来说是需要勇气的。
而马可在这样一个充满危机的晚上出来,可见他一定不是第一次跟主出来的。
就因为主的话,让人无法辨别事情的发生时间,所以马可这个少年人,也就自然而然的跟到园子里。在害怕中,赤身逃走也是正常的反应。
马可在后来和保罗一起传道时,因为忍受不了辛苦,就回耶路撒冷了。
回去之后的马可当然不会有好的心态。且不说他家已经是公用的了,父母对主的认可给马可很大的压力。
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这段信主历程。
家里的富裕使得马可从小就没吃过苦。主在时,偶尔和主在一起风餐露宿的,时间都很短,就当体验生活了。根本就没有体会到这种生活的艰辛。
而且跟主在一起,虽然会露宿野外。因为家里本身的富裕,让他心里没有负担。
现在跟随保罗传福音就不一样了。家里的一切已经捐出去了,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公子哥了,再也没有出来郊游的心情了。
以前出来,家里会让他带去给主的供养,自然门徒会对他另眼相看,饿谁也不能饿着这位财神爷。现在可没有这个优待了。
何况他跟随的还是保罗,这位强势人物一没跟主呆过,二保罗家比马可家还有钱有势,自然对马可没有一点的另眼相看。还会因为马可的少爷脾气一顿的批评。
从小就娇惯了的马可怎么受得了保罗的教训,少爷脾气一发作,甩手就走,少爷我还不伺候了,你耐得了我何?
所以保罗在一开始对马可是没有什么好印象的。论少爷脾气保罗不会输给马可,但保罗信主之后,因着 神的击打,让他在属灵上开始谦卑下来,面对神时,不再耀武扬威的。
法利赛人教派的保罗有过严格的律法训练,在知识层面上对神的认识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。
保罗初信主耶稣时,开始凭血气传福音,遭到大的挫折后。也让他在老家呆了几年,磨练自己的心志。
对保罗来说,他是很羡慕那些和主一起呆过的人的,在他以为这是多大的福分呀。所以当他看到马可这副德性时,真有点恨铁不成钢。白跟主耶稣了。
本来马可跟随过主耶稣,对主耶稣认识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。现在马可的不死不活,非但没有帮助保罗他们传道,反而因为马可的刚硬,成了羁绊。
保罗对旁人都不是好脸色,对马可更是要求严格。马可自然是受不了了,回耶路撒冷当然成了选择。
基督徒,由此各位有什么想法呢?
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在少年时,或者是最好在一出生就信 神。所以当你有孩子后,你一定会引领他来信 神。你们以为信 神之后,你们的孩子就会一帆风顺的,但事实呢?
马可在圣经中出现的非常频繁,虽然每次都仅仅只是一句话,一定有他的意义存在的。
基督徒,你们觉得是什么意义呢?
如果说彼得他们是成年人信主,那马可就是在少年时就信 神了。就像各位的孩子一样。
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信 神之后,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像你们那么坎坷,所以你们对自己的孩子是那么的希望他能灵性高。
看了马可的经历之后,不知道各位有孩子的家长有没有启发?
马可是跟过有肉身的主耶稣的,主对年轻人的疼爱,胜过对官员的态度。不是因为马可家对主有供养,是马可本身也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,所以主对马可其实是有另眼相看的。
这样一个在主熏陶下的孩子,依然敌不过自己的私欲。基督徒的家长们,你们没有深思过吗?
马可是在后来回到耶路撒冷之后,才开始对自己的过往进行反思的。跟随保罗传道让马可明白很多,同样都是家庭环境富有,保罗可以能高能低。但马可无法做到。
如果说跟随主耶稣时,马可是带着暑假打工的心态出现的话,跟随保罗传道的马可就有点像是在实习了。
学生时代的打工有没有挣到钱不是重点,重点是经历。但是实习就不一样了,他关系到未来的生活。
暑期打工有没有挣到钱,父母都会出钱,开始实习了,未来就要靠自己的本事挣钱了,是要养父母的了。那是有压力的。
所以明白了吗,基督徒的爸爸妈妈们?
你们希望孩子信 神信的好的心可以理解,但是你的孩子在你的羽翼下,是不可能长大的。
恩典如马可,无论以前的经历多么让人羡慕,都不能保证他的未来在属灵上就能坚持到底。
马可只是因为经历那么小小的挫折,就离开 神的道,他可是在主耶稣的一手关照下的呀。
基督徒的爸爸妈妈们,你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马可这份恩典吗?你们的孩子会比马可的少爷脾气小吗?
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宠儿,都是家里的小霸王,都是由自己说了算的。可以说只会比马可的脾气更不好。
在生活上都是和马可一样,从来就不存在吃苦的概念。何况现在的物质丰富,生活条件比马可还要好。这样的孩子,如果遭受挫折,是很容易离开 神的。
基督徒的爸爸妈妈呀,如果你们能读懂圣经,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。你的孩子只有经历了他的人生历程之后,对 神才会有不一样的感情。
无论他小时候有多大的神迹,都无法保证他的未来在属灵上的路。
如果你们能想通这点,就不要去强迫你的孩子去信 神。因为你们所受的属灵教导是有问题的,连带的你们在教育孩子时,也是错误的。
与其把你们的错误灌输给孩子,给孩子不好的属灵思想,还不如放他们在未来自己去信 神。
基督徒的爸爸妈妈们,如果你的孩子能信 神,就不要去担心时间问题。
想想看,马可总是从开始就信主的吧。他从小在耶路撒冷长大,受的教育一定不比保罗差。马可还是在主的身边长大的呢。
结果呢?没有见过主的保罗拿了大头,可见信主得恩典和信主的时间是没有关系的。而且 神就是给了你的孩子恩典,你的孩子也得有本事留住呀。
马可就险些失去这份恩典。那是他的环境特别,除了父母,还有彼得他们。
基督徒的爸爸妈妈们,你们的孩子有这么好的环境吗?
而且关键是现在 神已经撇弃基督教了,与其让你的孩子还在萌芽时就失去 神的恩典,不如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这条路,搞不好还能存留 神的恩典。
不要让自己成为你家孩子的绊脚石,不要让自己成为你孩子属灵福分流失的罪魁祸首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7. 十大奇迹(二) (出8:22-23)

当那日,我必分别我百姓所住的歌珊地,使那里没有成群的苍蝇,好叫你知道我是天下的耶和华。我要将我的百姓和你的百姓分别出来,明天必有这神迹。(出8:22-23)                   从第四个灾难开始,严格的说,用神迹称呼比用奇迹更为贴切,考虑到统一性,考虑到当时的埃及人不信耶和华,就还用奇迹来形容接下去的神做事。         昨天讲到3个神显的奇迹时,法老手下的人也能做到。可以说是势均力敌,不分高下,显不出神有多大的能耐来。         今天的第四个灾难是虱灾。 神让摩西击打灰尘,使尘土变成虱子。这下子行法术的家伙干不出来了,而且他们身上也爬满了虱子。         比赛的结果很明显的出来了,这次神压倒性的胜利,行法术的也由衷的承认,只有神才能显这样的神迹。         愿赌服输,比赛的人是承认自己的水平了,但投资人却不以为然,输了又如何? 今天的掌控权还是在我手中。法老自然不放手。         第四个神迹虽然赢了法老,但并没有把以色列人分别出来,也就是说当时的虱子,以色列人的身上也照样有。         当法老在比赛时输了一局后,就有点不愿见摩西,想那家伙就一瘟神,每次见面总没好事。         但法老总不能一直窝在宫里不出门,这不,一出门又被摩西逮个正着,真晦气!         摩西见法老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:“容以色列人去”。         法老自然不肯,开玩笑,如果他这么轻易的放以色列人走,他还有什么威望管理埃及? 这摩西是脑子里进水了。         其实摩西也就意思意思地说那番套话,到了今天,如果摩西还以为说几句话,法老就会同意,那摩西就不值得神的恩待了。         从第五个神迹开...

110. 上帝撇弃了基督教,进天堂的条件(可15:27)

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,一个在右边,一个在左边。(可 15 : 27 ) 基督徒,对这段经文有什么看法吗? 主耶稣并钉十字架不是单纯的只有他一个,还有两个同伴。那是什么概念呢? 本来这个位置应该是那两个强盗的同伙,而那个人因为犹太人的自作聪明,给保下来了,也就免了他的死刑。 当然他的位置也就不要空着了,刚好主可以弥补这个空缺。真是一举两得呀。 不过倒不知道那两个强盗会怎么想?都是同样的干这个鸡鸣狗盗的事,都在事件中杀过人,凭什么人家可以逍遥法外的,自己的运气就这么背呢? 所以难怪后来其中的一个强盗在讽刺主。 强盗能不知道主没有犯过罪吗?要说在犹太地的人说不知道有主这个人的,那除非他是外太空来的。 不巧的是,这个强盗是土生土长的,自然想不知道都难。只是气还是要撒一撒的,谁让主好好的,不会挑时间来跟他们抢位置? 如果主不是在这个时间犯案,估计他们三兄弟也就一起上路了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。 当年桃园三结义时,多豪迈。现在可好,老大不跟他们一起走,这算什么? 强盗那叫一个不甘心呀。你耶稣不是   神的儿子吗?你不是让死人复活吗?你不是很厉害吗? 有本事你把自己给救下来,连带的我们也好沾点你的好运呀? 不过,另外一个强盗的心态就比较平和了。都要死了,还有什么好计较的? 老大也不是自己逃跑的,是犹太人选了老大,也怪自己的命,怨不得老大,更没必要迁怒于其他的人了。且不说这个人还从来就没有做过犯法的事,就是做了,也不能怪人家。毕竟和自己是没有关系的。 总算还有一个正常人,真是难得呀。 在这个癫狂的环境里,竟然还出现一个这么理智的人,真是难能可贵。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即将被钉十字架的罪犯。 可见,人的心态真的很重要。 这个强盗虽然不能用视死如归来形容他,但是他在面对自己所犯的事时很理智。理性的看待自己,理性的看待他人,如果当初他犯案时头脑也像这天那样理性的话,估计也就不会走上这条路了。当然这是后话,这世界没有后悔药可卖。 但是他能够在狱中反思,省察自己的罪行,也真的很了不起。难怪后来主说今天你就要和我一起看到天国了。 一个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,面对钉十字架的痛楚,还能有这份理智,可见这个人的人品还没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。 反过来,基督徒,各位有这位老兄的这份魅...

神与亚伯拉罕立约

当年神和亚伯拉罕是这么立约的: 于是领他走到外边,说: “ 你向天观看,数算众星,能数的过来吗? ” 又对他说: “ 你的后裔将要如此。 ” (创 15 : 5 )   亚伯拉罕梦中惊醒,发现是在做梦。他打开阳台的门,抬头望天,黑沉沉的,除了偶尔有飞机飞过的亮光,天上什么都没有。    于是亚伯拉罕放声大哭,耶和华神呀,我难道就要永远没有儿子吗? 耶和华神说:你傻呀,你看满地的路灯,你能数的过来吗?你的后裔就会如此。 你要学会变通,不同的环境就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,一成不变是傻瓜的行为,你不要说你是我的子民。 而今神和亚伯拉罕是这么说的。 瞧,耶和华神多开通呀。现在的基督徒怎么就这么的榆木脑袋呢? 到底是不是耶和华神的子民呀,怎么一点灵气都没有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