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又问他说:“这样,你是谁呢?是以利亚吗?”他说:“我不是。”“是那先知吗?”他回答说:“不是。”(约1:21)
各位,如果你问一个人,这个人虽然有问必答,就是不给个痛快话,你是不是也是很郁闷呢?
明知来这么多人,又是国家领导人派来的,你就该合作。
像公检法一样,拿着一纸条文,就要你配合,不然告你个妨碍公务罪,你也吃不消。
作为市民就应该合作,不要人家问一句答一句的,谁有那么多的时间和你耗呀。你应该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把你知道的都倒出来,这样才是一个好市民。
可你看这个约翰,明明人的前一句是问你是谁的?结果两个问题只回答了一个,总是忽略实质性的东西。人家带着公务的,您就不能痛快点吗?
你臭哄哄的,谁想和你多接触呀。干完活就闪人了,你这么的拖延时间,小心我们把你拉去坐牢。
当然这也是吓唬吓唬的话,真把约翰抓牢里去了,其他的犯人就不干了,我们就算坐牢也有是有人权的,你这么的折磨我们,我们要告你虐待囚犯。
这约翰在旷野的这种生活竟然成了一道保命符,确实是个不可思议的事。
是不是拾荒者都有这个权利呢?大家对这样的人都在退避三舍,让他们反而更加的自由呢?
且说这约翰,是你问两句,他回答一句。遭的是太过老实巴交了,回答问题干脆利落,一点都不含糊。这可不是好的行为。
中国人讲究的要含糊,绝对不能实话实说。
尤其那些做销售的,更是你问一个问题,他给你九曲十八弯的给你绕,绕到最后你都不记得自己到底问了什么问题?而他的目的就是让你忘了你的问题。
你被他绕进去了,当然不记得自己问的问题了。只记得他洋洋洒洒的长篇累牍,说的一堆没用的话。
这就是销售人员的厉害。他们从来就不正面回答你的问题。如果你真的逼急了,他也会给你编出一堆的理由来,以此来堵他们的弊端。
事实上,有时候我们问的问题,并不见得一定要有回答。事实胜于雄辩,有些潜规则明摆在那里,问干活的人,他能有什么解决方案?
可叹,人一旦成精,就是不知道什么是诚实?
无论碰到什么样的人,他都是那一套,碰到不懂的人,也就被他给糊弄过去了。碰到懂的就踢到铁板了,人可能因为这个人的油嘴滑舌,不愿意签这个订单。
当然像约翰这么直也吃亏。
约翰能够一路畅通,是和他的所在环境相关联的。一个满身臭味的人,人避之唯恐不及。
当他实话实说时,其实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。要知道如果未来是和这样的人共事,那日子还怎么过呀?就是因为约翰的怪味,让好些人对他没有任何想法。
尤其犹太的上流人物,更是对约翰没有想法。
试想一下,如果约翰是个在正常地方长大,吃的、穿的、住的也正常。约翰所传的是天国的福音,那稍微有心的人,就会心里嘀咕了。
在犹太人望穿秋水的等着弥赛亚到来时,在犹太人做梦都想要一个自由国度时,约翰如果是个正常人,其实好处还不是一般的多。
如果约翰是正常人,犹太老总就可以把约翰装扮成弥赛亚的样子,这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。
其实可以理解的,就算是 神的儿子到来了,犹太的上流人物其实也是不愿把政权拿出来的。
没尝过权力滋味的人,自然无法理解权力在手中的好处。
像人普京,明明已经尝过权力,退位后,干其他的不是很好吗?他却搞迂回战术,非得回去掌权。
看在我们老百姓的眼里,是目瞪口呆的,这权力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?天天被困在那个岗位上,都没了自由,这样的生活很好吗?
这不但要防本国的敌对派,搞不好人家就设个圈套让你钻,你一下子就身败名裂了。也就甭想再起来了。
而且还要防其他国家的阴谋,稍微不慎,你就被动了。这每天胆战心惊的,掌权的日子真有这么好吗?至少我们是想不通的。
我们想着有房有车有票子,家庭和和气气的,把小日子过好就幸福了。
人家是一天没有权力,就会全身痒。我们想不通的事,在人是理所当然。真是不同人不同命。
话说约翰如果是个在正常环境生活的人,犹太的上流人物真会有好多想法。犹太人那个时候缺的就是弥赛亚,是那位精神领袖。
谁还真指望弥赛亚到来是真掌实权的?笑话,弥赛亚拿了实权,那他们不得喝西北风去了?
这实权当然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踏实。只要弥赛亚在,那犹太人就能齐心,就能为了复国齐心合力,一举把罗马帝国给赶出去。
弥赛亚没来,犹太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寻找弥赛亚上,根本无心举事。
这约翰其实正中犹太老总的下怀。如果找了个权力欲重的人,那他们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到时适得其反。
约翰傻乎乎的,有问必答,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就无需拐弯抹角了,也不怕人家阴咱们。
有什么说什么,也好掌控。最好是扶不起的阿斗,那咱们就更省心了。
而且,约翰在犹太地是名声响亮,虽然约翰不承认自己就是弥赛亚,犹太人心中还是认定约翰就是弥赛亚。对约翰可说是言听计从的。
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,约翰只要振臂一呼,犹太上流只要一举事,所有的犹太人也就蜂拥而上了。非常完美的计划。
弥赛亚,是不是真的弥赛亚不重要,重要的是弥赛亚能聚拢人心,那样就足够了。至于真正战略上的布置,就不劳弥赛亚的费心了。
老实说,约翰真的很符合这样的条件。他在约旦河里给人搞施洗,除了会骂人之外,就是那句广告词。对于如何把这个广告给推广出去,他其实是不太关注的。
这也是为什么后来,他的门徒把他推到了加利利分封的王那里。如果约翰稍微上点心,就不至于死的那么快,可惜他就一张臭嘴,逮谁咬谁?
这么个性直率,又没有什么花花肠子的人,是很好利用的。
犹太的上流人物竟然没有利用,是不是很让人不解呢?
难道犹太人真的是希望弥赛亚来掌控政权的?打死我都不相信有这么回事。
如果犹太人真的是希望弥赛亚来掌控政权的,那我们的主就不会被钉十字架了。
犹太人把主钉十字架,很大的因素是主不是他们能掌控的。
人约翰还有问必答,主呢?你问你的,我说我的,牛头不对马嘴。让人气得只跳脚。
团队合作的前提是大家能沟通,如果最基本的沟通都没做好,还提什么把项目做好?
如果人人都搞个人英雄主义,那干脆分离好了,何必整合成团队呢?
约翰这家伙虽然嘴巴奇臭,至少还有句人话,还能让人听得懂,主耶稣就不一样了。没一句是实实在在的,都是七拐八拐的,就是费尽脑子也未必能想通的。
如果和这样的人合作,就不是一般的难过了。人家把你摸了个透,你连人家的皮都没摸着,不是亏大了吗?
可见,犹太上层想要弥赛亚的到来,其实不是真正的渴望弥赛亚能在政权上助他们一臂之力。说白了,弥赛亚就一托,调动犹太人齐心的工具。
弥赛亚还一定要和他们同心,能让他们掌控的,不然哪天一失控,他们不就前功尽弃了吗?关键是,绝不能沦落到为他人做嫁衣,你在前线打得热火朝天的,他在后方成立王国,哪还有你的位置呀?
看人普京的策略,就比任何人都高杆。我们顶多想着掌握一次权力过过瘾就好,他可不?
找个能掌控的人上去,先把位置给保住,等各种条件具备了,自己再上去。这权力欲之重,都不知怎么形容了?
人过到他的那种境界,也算是没白活了。
且说,约翰这么好的条件,为什么犹太上层不用呢?普京都知道找个人民能接受,自己又能控制得了的人,这犹太人怎么就不知道这么做呢?
难道真的是由于约翰的味道让人无法接受吗?
噢,原来约翰虽然看起来好掌控,其实并不如他的门徒想的那样,容易随风倒。
最重要的是,约翰传道的时间太短。犹太人还在确认他是不是弥赛亚,还在讨论怎么对待约翰的这种行为时,人约翰就去希律的牢里歇息去了。
搞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,连彼拉多都还没出手,这约翰就消失了。那个恨呀,你希律上谁的地盘上嚣张?让彼拉多太没面子了。
而犹太的上流人物更是还没想到这一层,约翰就消失了。那个遗憾呀。
怪谁呢?怪约翰这张大嘴巴,怪希律动作太快,怪自己的行动太慢?无论是哪一条,反正约翰坐牢是事实。大家该忘记也得忘记,难道还去营救不成,那就太扯了,谁认识他是谁呀?
既不和自己关系铁,也不是自己的家人,干嘛多此一举的?
再说了,人都已经承认自己不是弥赛亚了,那就更没必要搞什么动作了?还是找弥赛亚重要。
于是,约翰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抓进牢里,又被一句戏言给砍了头。太儿戏了。
话说回来,虽然约翰在百姓心中的名声不错,但是毕竟掌权的不是百姓。百姓就算再怎么拥戴,掌权派如果看你不顺眼,你还是敌不过的。
何况百姓都比较愚昧,容易被舆论所牵引。你只要发出不利于这个人的言论,再加一些有心人士的煽动,保证百姓的舆论会一面倒的谴责这个人。你根本就无需任何其他的动作。
很少有人能真正的思考这件事的本质问题,人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,然后就下结论。
也因此,我们是老百姓,而人家却是管理我们的领导人。因为人家比我们看得深,看得远。
像约翰,纯真的像个孩子,如果真是孩子也就罢了,可惜他是大人。那做事就一定要考虑后果。
如果他含糊不清自己的身份,在没有确切的答案之前,犹太的上层人物不会任由希律把他抓去的。
一定会有营救行动的。不然如果这约翰真是弥赛亚,那犹太人不就亏大了?
可惜约翰自己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,能怨谁呢?
我们为人处世要诚实相对,但是也要学会在不同的环境、面对不同的人,应该有不同的回答方式。
只要不违背我们诚信原则,答案不见得就是一样的,说话也是一门艺术。
这说话也体现人的智慧,愚蠢的人一句话说一辈子,智者明明说的不是同一句话,表达的却是相同的意思。
愿我们都成为智者,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。
评论
发表评论